2015年1月23日金曜日

B10234021_張博允_week_2

科技帶給建築的影響,除了建材的發展(混凝土、鋼構,甚至各種特殊塑膠纖維),就是設計理論的演進。二十世紀末,建築界開始更注意建築物與環境的關係,學界也漸漸的重視設計的「邏輯」,建築並不能夠在「蓋爽」的了。也是拜科技發展所賜,我們能更今準的分析風向、雨量、人口密度,更精準的測量,建築設計變成更精準、更科學化的一門學問。


科技帶給設計的美感,你認為會是什麼?


是技術層面的演進。電腦、計算機等「工具」的發明,使得原本尺規限制下,正交、正圓、簡單曲線的建築量體,能在精準的計算下發展出自由曲面、奇形怪狀的特殊造型。雖說是奇形怪狀(包括Zaha Hadi、Frank Gery等等)的建築,能在Grasshopper等參數化設計之下,經過理性的分析,發展出跳脫以往框架的、具有科幻感的曲面建築。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