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8日日曜日

B10130413_高葦庭_week_4

● 請說明你看完後的感想。

        演講者Timothy Prestero一開始便提到「我們希望創造的是能讓世界更美好的東西」,在大學期間,老師都不斷鼓勵我們多參加比賽,多拿些大獎而非鼓勵我們多做些能改善生活的設計,不得不承認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就是做出張美美的海報,但你完全不知這張海報能帶來哪些影響,然後漸漸地便對設計感到麻痺、失去熱情。
        
        我們在設計時,得搞清楚是誰會選擇、使用、購買,而非只是思考單一面向,這讓我想到近幾年的台灣設計師週,裡面展示的產品或商品大多只是把一張好看的圖或向量放上去,看到時總會不禁在心裡想這我自己也會做,真正會讓人不自覺發出讚嘆的設計真的是少之又少,而真的為了改善某個問題所做的設計更是屈指可數。

      「沒有愚蠢的使用者,只有愚蠢的產品」雖然片中所舉的是產品設計的例子,但我想商業設計上也是一樣,我覺得自己在做設計時,很容易陷入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總覺得自己發想了這麼多,別人一定也能懂我所要表達的意涵,但往往不是如此,我並沒有好好想過我能馬上看懂是因為我已經收集了很多資料,但我要做到的應該是讓不知情的人也能一眼就懂我所想要表達的,而不是對方還得花時間去東猜西猜我在做些什麼。


●請解釋設計對於人類的影響為何?

        高中時,老師告訴我們當你被問到設計是為了什麼時,回答「設計是為了使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就對了,當時我將這句話抄在本子上只是為了當面試時被問到可以回答,認真想想這樣的回答任誰都答得出來,如果他接著要我舉例自己做了怎樣的設計來改善生活的不便,那我還真的答不上來,剛上大學時其實很抉擇自己到底要走工設還是商設,雖然我對平面設計較有興趣,但我總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像是如果我做了張有創意的反戰海報,真的會帶來成效嗎?影片裡說的Design for outcomes一直是我反覆思考的問題,但讀了商設後,老師上課有次提到指示標誌的設計,我突然發現到原來有許多是自己能做的事,像是將表格設計的更易於填寫,將包裝設計得更好拿取、拆開。我試著重新思考「設計是為了使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這句話,我想這並不是指讓生活更便利發達,我們便可以更懶更輕鬆過日子,而是當我們在生活中碰到了問題,我們便得靠設計去試著解決。


●請舉出一個最為人著想的設計,並解釋為什麼。

        對我來說是十字路口紅綠燈的燈號轉換時差,當東西向車道顯示紅燈後,南北向車道會晚個幾秒才變綠燈,而不是同時轉換燈號,因為我就是個反應很慢的人,如果同時轉換燈號,又剛好有人闖紅燈的話,那我一定會反應不及撞上去,所以這短短幾秒變換燈號的時機設計對於我來說便很重要,但我同時也發現,大家現在騎車根本也都不看自己這邊的號誌,而是直接看另一邊的號誌一變紅燈就騎,似乎讓這點設計變得沒意義了。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