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火曜日

B10234029_沈君怡_week4

● 請說明你看完後的感想

雖然我沒有上過產品設計的課程,但是我覺得很多學生設計的產品都有無病呻吟的問題,學生們做的是「他們想處理的問題」而不一定是真正需要被解決的問題。我當然也會有這種問題,畢竟如果沒有什麼誘因或是工作需要,沒有什麼人會想主動去處理自己沒興趣的問題。
影片中的演講者一開始做的嬰兒車的結果感覺就是一種「自己想做的問題」(做為一個學生而言我的確不會使用,但因為我不是醫護人員所以我不敢一口咬定沒有人會使用,所以我只就結果來推論),我們第一眼看到的確會覺得不錯,但是就像是那些設計概念獎般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我們要使用一個產品要考慮的東西比它的功用以及外觀還要多,加上他又是一個醫療產品,價格以及維護成本也必須考慮進去,所以導致這個產品叫好不叫座。
產品和電影可不一樣,產品是務實的東西,如果沒有人使用就沒有意義,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不可以只以設計師的角度去思考,更要以消費者、製造商的角度去思考,才能做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東西。一個產品進入市場之後才可以變成商品,而商品才是能製造利潤,產生消費者及廠商雙贏的東西。


請解釋設計對於人類的影響為何?

我們在上設計概論的時候,老師最喜歡問的問題就是「設計是什麼東西」,而似乎有個淺規則指向「設計就是解決問題並讓人類生活過得更好」。聽起來好像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就像小說中勇者要拯救世界般,不過說要讓人類生活過得更好其實不一定是指做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也不一定是會讓整個社會進步十年的大發明。我們要做的其實就是發現問題,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輕鬆。
以上是比較務實的方面去討論設計,但是因為我是商業設計的,我想講一些比較偏感性面的東西。有的時候我覺得我做的東西有點像藝術(雖然我的確是發現了問題並想要去解決它),像是排版、海報等等的我們也稱之為設計,但是其實這些東西只要基於個人美感就可以做出來,所以設計似乎 事件人人都可以做的事情,而不是只有設計師可以做。如果基於這個論點,設計就是指人類思考並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我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無形地增加了自己的知識,並讓整個社會進步(因為知識是會累積的)。有的時候會聽到「某某產品讓社會更進步」,不如說是因為發明者思考了,所以才讓社會更進步。


● 請舉出一個最為人著想的設計,並解釋為什麼。

我覺得光是以最為人著想為前提,我就會想把基於社會進步而產生的電子產品剔除,講好聽一點可以說這些產品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舒適,但說穿了就是處理了人類「懶」和「需要小確幸」的問題而已。
我覺得為人著想的設計應該是因為環境惡劣或是照顧弱勢而發明的設計,因為這些問題影響的層面大多了,LifeStraw就是其中一種,取得乾淨的水源一直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這個發明應該說是很多落後國家的福音,因為它可以過濾水源。
但是雖然說它是個很為人著想的設計,我個人卻不認為它是個完美的設計,它的價格並不是非常親民,而使用這個產品也可能產生治標不治本的問題。但是這個「本」牽涉的層面實在太多,我想也並不是單靠設計就能解決的。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