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0日土曜日

B10210117_陳思妤_week2

● 請舉出一個例子(可以是演講裡面的)說明科技帶給建築的影響。



        上方的圓頂結構 可能是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都著古老、沈靜、復古的意向,
給人寂靜的感覺。中間那些層層疊疊的高科技器具,象徵著現在的科技不斷的進步,他的範圍繼續的在擴張,不僅壓迫到上方以前那須具有古典文化意象、當地藝術的建築,更是壓迫到下方象徵著我們現在可利用我們創意使用的空間,我們的範圍被侷限。於是,建築師們
可能就會有想法,把這些現代的機器隔起來,想要擁有自己的創新,現在的設備不段的再

進步,我們卻只能使用到 進步後的東西,進步進步後,而科技不段在進步,建築呢?

● 科技帶給設計的美感,你認為會是什麼?

          對我來說,設計帶來的美感比起古代雖然是比較冷酷、不具有文化性、較不具有人性情感,但是現代科技的建築,給人較俐落、叫知性的線條,叫理性的空間,大家的印象裡,現代的科技建築是較筆直的高樓大廈,但是在查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很特別的現代建築,就是所謂的參數是建築,這種建築不僅賦予流線型的流動感,在我眼裡,他有著動物、昆蟲的生物體型態,建築師非常擅長使用樑柱的分配、窗戶的配置,給人的形象是很舒服的,若是再搭配自然的氣候,水、陽光、雪景...等,更是一個精彩經驗的建築。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