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火曜日

B10234001_蘇庭萱_week6

請舉出你覺得展覽之中最有趣的城市設計案例
在這次的展覽中,最吸引我的是荷蘭設計團隊 Studio Roosegaarde做的 Smart Highway,他們在這個案子中提出了改進高速公路功用的一些想法,包括白天用太陽能充電、夜晚發光的夜光車道、能在天冷、道路濕滑時顯現於地面的動態塗料,還有感應到經過車輛才發光的互動燈,和靜電充電車道等。他們的目標是改變公路的景觀,並且以改良道路本身來達到"智慧公路"的目標,而非一般改良車輛的想法。
我個人蠻喜歡夜光車道的原因是,他不僅能確實達到安全的功用,也讓夜晚的高速公路變成夜空下的一條蜿蜒的綠彩帶,而不是只有昏黃或慘白的路燈。
Smart Highway 的夜光車道
Studio Roosegaarde的另一個案子,Van Gogh Path夜光腳踏車道

(圖片來源:https://www.studioroosegaarde.net/project/smart-highway/photo/#van-gogh-path)

請舉出台北市內最有趣與最無趣的城市設計案例
我個人很喜歡的設計規劃案例是寶藏巖。寶藏巖本身就有著常有趣的地景,高低有致的房屋和縱橫交錯的樓梯和通道,破舊斑駁的水泥牆旁放著色彩鮮豔的裝置作品,轉個彎風景就完全不同,當然其中還有許多展演空間和創作者的工作室就更不用說了,讓人行走其中時常會有種尋寶和探索的趣味和驚喜感。
至於反面的例子,我想與其說是無趣,倒不如說是待改進較為貼切,那就是台北市的自行車道。大約在兩三年前吧,台北的YouBike開始試營運,一直到現在滿街的橘黃色腳踏車和越來越多的租車點,台北騎腳踏車的人數暴增(當然車數也是),但是腳踏車道的規劃卻還非常貧乏,大部分的人會騎在人行道上,但如果人太多、走道太窄或根本沒人行道,就會騎到車道去。腳踏車騎在車道上危險,騎在人行道上又對行人危險,尤其台北市不管人或車的密度都很高,怎麼創造三贏是件值得好好思考的事。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